服務熱線: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成門外大街22號1幢8層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在我國封建王朝時期,國家的名字各有不同的稱呼,比如大宋、大明、大唐等等,都是以統(tǒng)治者起的國號為名。清朝滅亡后,進入民國時期,我國的全稱叫中華民國,簡稱中國,為了跟后面的共和國區(qū)分,我們通常稱為民國。
共和國成立后,我們正式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國名,沿用至今,那中國這個稱呼僅僅是現(xiàn)在的簡稱嗎?還是說,它其實有什么歷史淵源,并不是建立民國的孫中山或者后來我黨的領導想出來的?
中國有5000年文明,雖然從商朝開始才有了文字記載,但考古證明,在這之前還有夏朝,夏朝之前還有虞朝。不過嚴格來說,那時候都是些較原始的部落,統(tǒng)治者是部落各首領,我們所說的三皇五帝就是那個時期的人物。在那個時期,我國智慧的祖先們就用上青銅器了,青銅器發(fā)展到周朝時,人們開始在上面刻字,以記錄一些重要的事件。中國這兩個字最早就出現(xiàn)在西周時期一個叫“何尊”的青銅器銘文中。
何尊是西周一個姓何的宗室打造的祭祀器物,尊底刻有122個字的銘文,說的是周成王繼承武王遺志,建立周朝的事情。里面有一句話的原文是:“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span>用大白話翻譯這話就是:本王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好統(tǒng)治萬民。
周朝的都城在哪呢?現(xiàn)在的河南洛陽市。洛陽是個古都,曾為十三個朝代的都城,商湯滅了夏桀,占了他的都城,周武王滅了商紂王帝辛,占了他的都城,三個朝代的帝都都沒挪過窩,秦朝建立后挪到了西安去,到劉秀建立東漢后又挪回洛陽去了。
漢朝滅亡后,從曹魏政權到后晉的都城都沒動過,可以看出,那時的君主是真把洛陽當成天下的中心了。后面的朝代雖然遷了都,不過那些皇帝都有一個同樣的信念:必須統(tǒng)治中原,才能顯示他們驕傲的天子地位。
由此可見,中國在古時候是指天下中心,皇帝才能住的地方。此外,商朝當時還有一個別稱叫大邑商,是商人對國都的美稱,因為洛陽在中原,所以商朝又可以稱為中商國,這不就跟現(xiàn)在一樣簡稱中國了嗎?
根據(jù)我國的歷史學者統(tǒng)計,先秦時期的古籍中,中國二字出現(xiàn)了178次。當然,那時候的中國不是如今的專用名詞,而是形容詞,也不指代今天這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領土面積,中國更沒有當過國名使用,更多的還是做“京師”、“諸夏領域”用。
不過,有趣的是,做諸夏領域用的時候,指的是周朝的各諸侯國,泛指中原地區(qū),那不還是說的周天子統(tǒng)治下的所有領土,確實有一個整體國家的意思。
周朝最著名的著作之一是《詩經(jīng)》,在《詩經(jīng).民勞》中寫了這么一句話:“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意思是,安撫京師的人,以此安定四方。戰(zhàn)國時期的《春秋公羊傳》中記載:“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span>這里的中國泛指中原地區(qū),雖然當時周天子名存實亡,但整個中原在名義上還是周朝的疆土,因此中國仍有一個國家的意思。
到了清朝,清廷稱自己的國家為大清國,但也自稱中國,而且是從康熙時代就開始了。《尼布楚條約》中用的就是中國和中國人來稱呼大清國,這是中俄兩國官方首次以國際條約的形式把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正式稱呼。而且當時的滿人挺驕傲能這么稱呼自己,這表示他們終于入主了中原,成為這么大片領土的正主。
在清朝的史料中,大清朝把自己稱為中國的次數(shù)超過了1600次,滿人絕對不是史上第一個自稱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實際上,元朝入主中原后也這么稱呼自己,沒有入主過中原的契丹人建立遼國后也以中國自居,并且這都沒問題。
司馬遷認為,就算是外族蠻夷,也是炎黃二帝的后人,與漢人同根同源。后面的朝代都贊同司馬遷的觀點,所以在晉朝滅亡后南北朝時期,不少政權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至今都承認他們是我國的歷史正統(tǒng)。
所以都是中國,晚清時期的多個國際條約更是把中國和大清混用,等同于一個意思。
清朝時,我國的疆域基本確定下來,北洋政府從清廷手中接過政權后,改名中華民國。在中華民國建立之前,很多愛國人士喊的口號,寫的作品都直接用中國指代我們的國家。
這時用中華做國民,一個是梁啟超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描述;另一個則是歷史傳承。中指天下中央,天子居所,華是華胥,伏羲女媧的母親,炎黃二弟的直系遠祖,現(xiàn)在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
清末的國際條約中,帝國也用過中華來稱呼我們:中華大清國、中華大皇帝??梢娫谇宄瘯r,中國作為國家專用名詞已經(jīng)被國際認可了。不管是國外傳教士還是中外學者辦的刊物,都使用中國作為稱呼。于是,中國二字就穩(wěn)定下來了。中華民國成立后,中國正式成為我國的國名并國際通用,到共和國成立都沒有再改過。當然,傳承了好幾千年的國家稱呼,蘊含了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根本不需要改。
今天周二,
五月廿四。
7月11日是2023初伏,這也意味著一年最熱時段的“三伏天”正式開啟了?!胺笔侵戈帤馐荜枤鈮褐疲胤诘叵虏怀鰜砹?,這個時間段里氣溫高,風速低,濕度大,人會感覺酷熱難耐,正是“熱在三伏”的時候。
俗話說“冬補三九,夏養(yǎng)三伏”,入伏后天氣悶熱,人體液損耗比較大,三伏天無病三分虛,加之夏季各類美食大餐刺激著味蕾,想不喝一杯、吃好點都難。大熱天該吃什么?如何吃得健康、喝的健康?既過饞癮又不至于過于油膩熱量高,同時,在喝酒助興的時候,還能品出人生樂趣,快來跟隨紅色壹號酒業(yè),看“醬酒智庫”欄目中的“康養(yǎng)動態(tài)”,打開2023年夏季三伏天喝酒飲食的健康指南吧!
END
喝紅色壹號,展家國情懷!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請關注“紅色壹號酒業(yè)”官方微博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