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成門外大街22號1幢8層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白酒里98%都是乙醇(酒精)和水,但剩下的2%才是關鍵!這2%里包括了醇類、酸類、酯類、醛類、酚類等好多物質(zhì),它們雖然少,但卻決定了白酒的香味、味道和風格,讓白酒有了各種各樣的香型。所以,要想品酒、調(diào)酒,就得先了解這些香味物質(zhì)。
01
醇類物質(zhì)
白酒的主體為乙醇,醬香型白酒的總醇含量較高。
除了乙醇外,醬香型白酒中還含有其他醇類物質(zhì),如正丙醇等,這些醇類物質(zhì)可使酒更加爽口順滑,也會對酒中的其他香氣組成部分起到助香作用。
多元醇也是甜味的重要來源,如甘油(丙三醇)、丁二醇、丁四醇、乙六醇、甘露醇等,它們能讓酒體更加豐腴,層次感十足。
02
酸類物質(zhì)
酸類物質(zhì)對白酒的味道可重要了。酒里酸少了,味道就淡,回味也短;酸多了,味道又太沖。適量的酸能讓酒不那么苦、雜、辣,口感更好。
好的白酒,酸含量都比較高。而且,不同香型的白酒,酸含量也不一樣。比如醬香型的白酒,酸就特別多;清香型的白酒,酸就少一點。乙酸和乳酸是白酒里最常見的兩種酸,大部分白酒乙酸多,但好的白酒乳酸也不少。
酸是人體最容易感知的氣味之一。醬香型白酒中富含酸類物質(zhì),如乙酸、乳酸、己酸和丁酸等,這些酸類物質(zhì)不僅總含量較高,而且種類也較多。
酸類物質(zhì)在白酒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質(zhì),能增加酒的后味,使酒體更加豐滿、協(xié)調(diào)。同時,適量的酸還能中和酒的苦味、消除雜味。
03
酯類物質(zhì)
酯類物質(zhì)是白酒香味的主要來源。不同的酯,比例不一樣,味道也就不一樣。酯類化合物在酒里含量比較高,還很容易揮發(fā),有水果香或者獨特的香氣,讓白酒聞起來特別愉悅。
其中,乙酯類是白酒里最常見的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這四種酯,加起來占了白酒總酯的90%以上,是形成白酒風味的四大功臣。
醬香型白酒中的酯類物質(zhì)雖然濃度不高,但種類較多。這些酯類物質(zhì)主要起呈香作用,可以增加酒的香氣,并能決定香氣的品質(zhì),對白酒香型的歸屬起到重要作用。
04
醛類物質(zhì)
醛類物質(zhì)也是連接香味和味道的“紐帶”。它們也很容易揮發(fā),揮發(fā)的時候也會帶著其他香味一起出來,讓酒更香。而且,醛類物質(zhì)對白酒的味道也很重要,它們讓白酒有了一種柔和的刺激感和微甜、濃厚的感覺,有時候還會讓酒有一點苦味。
比如,有些醛類物質(zhì)能讓酒的香味更飽滿,味道更持久,是白酒里必不可少的香味和口味成分。像藥香型(也叫董香型)白酒,那種濃厚的香醇、愉快的藥香,還有酯香,就是因為醛類物質(zhì)的功勞。這種酒里的醛類物質(zhì)含量特別高,達到了4.00-4.60克每升呢!
05
酚類物質(zhì)
揮發(fā)性的酚類化合物也是酒香的主要成分之一。酚類物質(zhì)有很強的香味效應,在酒中的含量很低,但香味很濃。
醬香型白酒的香味成分還受到釀造過程中氨基酸和多酚類物質(zhì)的代謝和反應、酵母菌和細菌在釀造過程中的微生物作用、酯化反應、醇氧化反應和其他化學反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反應和因素共同作用于醬香型白酒的釀造過程,形成了其獨特的香味和口感。
實際上,醬香型白酒的香味成分非常復雜且豐富,這些成分主要來源于釀造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和原料特性。在品嘗醬香型白酒時,可以細細品味其獨特的香味和口感,感受其帶來的愉悅和享受。
紅色壹號提醒您
美酒佳釀,淺酌為宜。莫要貪杯,方為飲者
酒逢知己,小酌也美。點到即止,方為智者
紅色壹號,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見證, 是時代的印記, 是每一個夢想家心中不滅的火焰。 喝紅色壹號,展家國情懷! 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 請關注“紅色壹號酒業(yè)”官方微博和公眾號。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