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68025875
周一至周五 8:30-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成門外大街22號1幢8層
微信客服:hongse191919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是毛主席在《清平樂·會昌》中寫下的一句話,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1934年的7月,在當時,會昌城外有一座高山,主席在后來的日子回憶說,在天不亮的時候他就會去爬山,這首詞就是在他爬山的時候創(chuàng)作的。
偉人喜歡爬山,這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他寫出來的詞能夠如此的令人心潮澎湃,這其中跟爬山就有很大的關系,在主席的感覺中,當爬到山頂?shù)臅r候,心中那種指點江山的氣魄將會被更好的激發(fā)出來,放眼望去山下的風景,總是郁郁蔥蔥。
主席的一生,爬過許許多多的山脈,在爬山的時候,偶爾也會撿起一根樹枝,當做拐杖,與當?shù)氐陌傩沾虺梢黄?,有一次,隨行人員還專門給毛主席準備了一個轎子,可他并沒有選擇去坐,而是給了身旁的一位老先生。
主席的一生中也去過幾次安徽,安徽最出名的山,當屬黃山了。可是,毛主席一生都沒有爬上黃山,這究竟是為什么?
當年在抗戰(zhàn)時期,延安地區(qū)的生活還是相當辛苦的,延安的抗大有不少學員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一時間還搞得有點吃不消了。
毛主席知道了情況以后,抽了個時間來到抗大,把同志們湊到一起,指了指身邊的清涼山,對他們說:“你們可不要瞧不起這個清涼山,在宋朝的時候,楊六郎還能在這里堅持抗戰(zhàn)呢!”
此話一出,大家的距離馬上拉近了,特別是年輕的同志也反應過來了,毛主席此舉并不是要批評他們。毛主席只問了他們是哪個問題,分別是“會不會吃小米?”、“會不會打草鞋?”、以及“會不會爬山?”在得到了大家肯定的回復以后,毛主席點了點頭。
他接著說:“吃小米,爬大山,這就是革命!”大家都漸漸了解到了吃苦耐勞的重要意義,人生好像就是“翻山越嶺”,每當?shù)巧狭烁叩纳椒?,才能感受到過去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的不容易。
在毛主席本人的革命生涯中,一生都與大山有著不解之緣,大家非常熟悉的江西井岡山,毛主席就是在這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紅色革命政權,在反圍剿的過程中,毛主席帶領部隊轉戰(zhàn)全國多個省市,長征途中爬雪山、過草地,并且在多個山河之下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后來主席自己回憶說:“我這輩子爬了不少山,累不壞的,井岡山有那么大,還不是靠著兩條腿走過來的嗎?”在烽火狼煙的時代,主席越過大山大河,是為了能讓侵略者全部離開我們的地盤,為了全國的解放。山,在那個時代也是紅軍最好的屏障。
1927年的時候,毛主席便已經率領了之前組建的工農革命軍來到了永新縣三灣村,在這里稍作整頓以后,毛主席決定對不對進行整頓和改變。
他還開心地講起了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的故事,并且在當天晚上,他便在當?shù)卣匍_了一場會議,著重研究了前往羅霄山脈中段建立落腳點和開展游擊戰(zhàn)的事情。
由于在狹小的山脈里,敵人的防守力量比較薄弱,國軍當時要想把整座山打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要付出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對于紅軍來說,這樣的山脈便會轉化為天然屏障,進可攻退可守,幾支部隊分頭行動,能夠互相配合,能夠成就一番事業(yè)。
在當年的10月27日,赫赫有名的以寧岡為大本營的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起來了。這也是紅軍能夠獲得最后勝利的起點。
又比如在1947年的時候,胡宗南帶著手下20來萬的軍隊猛然進攻延安,當時解放軍方面在陜北布置的兵力只有兩萬多人,這想要以一敵十肯定是一件不現(xiàn)實的事情。
所以毛主席想了想,還是決定依托有利地形展開反擊,陜北地區(qū)的大山比較多,2萬多解放軍部隊全部轉移到大山當中去。
敵人跟在屁股后面繞彎子,搞得胡宗南本人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進攻吧,后方補給不一定跟得上不說,部隊還沒打仗呢就莫名其妙有人找不見了;撤退吧,完不成蔣介石布置的任務,回去也不好交差。
毛主席當年在山里的時候,也時刻堅持著要自己走,那一年的毛主席已經是54歲了,身邊的戰(zhàn)士們實在擔心主席的身體會吃不消,要用擔架抬著他,可是毛主席就是不愿意,戰(zhàn)士們無奈之下只好給毛主席撿了一根粗樹枝,讓他拿來當拐杖用。
后來在撤離延安后,毛主席還開玩笑地說:“胡宗南這么一打,還把我的身體練得更加結實了,這樣一想我還得謝謝他?!?/span>
正是因為這些經歷,讓毛主席對于祖國的大山多了一絲不一樣的感情。
毛主席爬山的故事就很多了,那些著名的山脈,只要他有機會,肯定會上去走走。后來,人們在整理毛主席遺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根拄拐杖,這根普普通通的拐杖,竟然會被毛主席這樣珍藏,它到底有何來頭呢?
原來,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毛主席來到杭州地區(qū)做調研,剛好在附近有一處丁家山,毛主席來了興致,突然說想要爬山。
身邊的警衛(wèi)員出門的時候也并未攜帶毛主席常用的拐杖,所以在山腳下到處尋找,終于看到了一戶農家,砍了一根竹子,為毛主席制作了這根竹拐杖。
新鮮竹子制成的拐杖,聞起來總是會透出陣陣清香,這種味道讓毛主席對這個竹拐杖愛不釋手,可是剛走到半道的時候,毛主席像是突然反應過來什么一樣,馬上回過頭去問身邊的警衛(wèi):“你砍了人家這根竹子,有沒有給錢?”
警衛(wèi)連忙回答:“報告首長!付錢了!本來人家就是不收,我們硬塞的。”毛主席這才微笑地點點頭,用這根竹子爬山,走路的時候都比平時要輕快得多。所以毛主席覺得,還是大自然的東西好,別看這普普通通的一根小竹子,比那些雕龍刻鳳的拐杖要強得多。
曾經,胡志明來過一次長沙,和毛主席見了一面,二人聊得很高興,并在晚飯后一起外出散步,胡志明也有一根拐杖,而且非常的精致。
胡志明很好奇毛主席這根拐杖藏著什么秘密,看似不起眼,卻讓一代偉人鐘愛有加,便提出了要拿自己的拐杖和毛主席的拐杖交換??墒敲飨瘏s不換,還說:“你的這個太精致了!我還是我這根棍子行了?!?/span>
這根拐杖,讓毛主席用到臨終前。每次主席拄著棍子上山的時候,總是能想到過去革命的一幕幕。
五云山上,毛主席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處路口,這里環(huán)境非常清幽,而且到處都是竹子,還能聽到小溪流水的聲音,也來了興致,于是便要前去一探究竟。
主席走路的時候有個習慣,喜歡直視前方,不喜歡看腳下的路,于是身后的警衛(wèi)小心翼翼地為他盯著,突然,有名警衛(wèi)對主席喊道:“主席,小心,前面的地上有糞便!”
結果主席突然轉過頭,嘴角露出了笑容,還反問警衛(wèi):“看來你不是貧下中農,小時候沒干過農活。”這句話說的警衛(wèi)有點不好意思了,回答道:“小時候干過輕便活,但是沒干過重活?!?/span>
主席順著他往下說:“怪不得,大糞在農民眼里可是肥料,農民們看到后會撿起來,拿去給莊稼施肥,有的時候還會用手去抓大糞,這有什么好害怕的?”
看似簡單的玩笑,其實主席可是意味深長,他想要時刻提醒大家,不要忘記自己從哪里來,也時刻都要保持著自己的革命本色,千萬不要脫離人民群眾。
在戰(zhàn)斗年代,主席堅持用雙腿上山,成就了豐功偉業(yè),在和平年代,主席還是堅持用腿上山,堅決不搞特殊化。
有一次,主席爬玉皇山的時候,就是不愿意坐轎,警衛(wèi)擔心主席年齡大了,身體會吃不消,于是偷偷從山下駐軍那里借來了兩匹馬,到時候主席走累了的話,可以讓他騎馬上山。結果馬剛牽回來不久,就讓主席發(fā)現(xiàn)了,他連忙問警衛(wèi):“這馬是干什么用的?”
警衛(wèi)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主席,可主席就很不高興了,馬上訓斥警衛(wèi)讓他們趕緊送回去,如果讓別人知道了自己爬山還要從部隊調馬,這算怎么回事呢?
毛主席一直都覺得,做轎子是封建主義特權的代表,對此要堅決反對。自己是無產階級革命家,一生都要為了勞動人民而奮斗,怎么能自己先“騎在勞動人民頭上?”也正是這個原因,他一輩子沒有去過黃山。
此前來到安徽,因為時間安排得非常滿,沒機會來到黃山,最后一次毛主席和張治中共同到達安徽考察,身邊的人建議毛主席抽空可以去黃山看看,主席欣然答應。
可問題來了,當時山路沒有修好,主席的年齡已經大了,想要登山恐怕是個難事,于是有人提出用轎子送主席上山。這種話一說出來,主席馬上就表現(xiàn)出堅決反對,他說:“車子和轎子還不一樣,車子是開,轎子是抬。”
正是因為這個原則,讓毛主席最終錯過了登上黃山的機會。別說和平年代了,在當時戰(zhàn)爭行軍的過程中,即使是生病了,毛主席也不愿意輕易坐轎。這才是一代偉人真實的樣子。
END
喝紅色壹號,展家國情懷!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請關注“紅色壹號酒業(yè)”官方微博和公眾號。